手指白癜风中国神华:“鸡肋”收购计划
礼轻意义重?
12月20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以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收购控股股东神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持有的10家从事煤炭、电力及相关业务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总计约87亿元人民币。据公告,上述10项股权及资产分别为包头矿业所拥有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神华集团持有的神宝公司56.61%的股权;国华电力持有的呼电公司80%的股权;神宝公司和国贸公司分别持有的洁净煤公司21%和39.1%的股权;国华能源和集华兴业分别持有的柴家沟矿业80%和15%的股权;神华集团、国华能源和煤制油公司分别持有的财务公司39.29%、12.86%和7.14%股权;神华集团和国贸公司分别持有的物资公司98.71%和1.29%股权;神华集团持有的天泓公司100%股权、信息公司80%股权及北遥公司100%股权。这是中国神华2007年回归A股以来,首次收购神华集团资产,迈出整体上市第一步。而投资者对这一天已经等待了三年又两月余。2007年10月,被市场喻为“煤炭航母”的中国神华如众星捧月般登陆A股,共计募集资金净额659.88亿元,除煤炭、电力及运输系统的投资,更新项目使用资金166.9亿元,以及160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一般商业性用途外,尚余333亿可用于战略性资产并购。按照上市之前神华集团的承诺,神华集团将在未来3年将优质煤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路演之时,中国神华董事长陈必亭也曾信誓旦旦表示,“将在未来2-3年提前实现整体上市”。在此后期间内,公司管理层也曾透露过收购集团资产的计划,然而,一切最终都归于平静,在今年10月三年承诺期限已至之际,中国神华仍迟迟未有实质性动作,当年募资的333亿元资金却仍束之高阁,躺在帐面上“睡大觉”公司的屡屡失信让当初寄希望于公司注资承诺而看好公司的投资者,彻底伤透了心。中国神华的股价也由2007年10月15日的最高94.88元一路下滑,在此次收购的前一天,即12月2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也仅为24.32元。而即使公司此次收购成功,当时用于战略性收购的333亿资金也还有200多亿元闲置账面,中国神华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是否应该以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对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有一个迟到的忏悔呢?意义大于实质中国神华的资产收购计划虽然千呼万唤才出来,但是各方对此次收购方案却不怎么感冒。在券商的点评报告中,不少分析师对此次收购给予了“意义大于实质”的评价,认为,公司此举乃受形势所迫,意在改善资本市场形象。而通过分析此次收购中的标的资产,公司确实难逃此嫌疑。87亿元的资产收购对于资产总额超过3300亿元的中国神华来说,对业绩的影响简直微乎其微。2009年,中国神华的净利润为302.76亿元,而此次收购资产同期净利润仅为4.1亿元,仅占公司净利润的1.4%。而且,此次收购打乱了公司此前制定的整体上市三步走的注资计划和“成熟一家、注入一家”的注资模式,为应付市场情绪忙乱收购之态尽显。上市之初,公司制定的神华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大体分三步:中国神华先收购集团煤矿资产,逐步完成对西五公司、神宝公司、神宁公司、神新公司等公司的收购;然后,收购集团的电力资产,逐步完成对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收购;最后,收购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及煤化工项目。然而,此次收购的十家公司,不仅有煤矿资产,电力资产也包含在其中,而且电力资产的收购标的呼电公司的一期工程在本月才刚刚正式投产,二期工程尚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且经营业绩尚处于亏损阶段,前三季度亏损额为1969万元,这与公司上市时承诺的“成熟一家、注入一家”的注资模式同样不吻合。此前,针对中国神华屡次失信的原因,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神华是以特别负责任的态度,深入考察企业,不成熟的企业不予注入,这才导致整体上市步伐较慢。而此次资产收购无异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然而,尽管公司此次收购实属“鸡肋”,但是,不少券商分析人士还是对公司后续的资产注入仍抱有很大的期许,并认为此次收购将是神华集团整体上市的重要一步。目前,集团还有乌海能源、神新、神宁等60-70亿吨可采储量、600-700亿吨资源量及神华煤制油公司有待后续注入。但愿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时刻保持公众形象,不要把大家的心再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