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尚病例PETCT发现血管肉瘤多处转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02/b9o50o5.html

病史摘要

女性患者,47岁,右上腹部偶有疼痛,早上痰中带血,否认发热。

/05/06外院CT提示:双肺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结节(最大1.7cm),考虑多发转移瘤,待排其他;B超提示:肝脏多发低密度灶(5.5×4.5cm),子宫后壁低回声结节(1.1×0.9cm)。/05/06肿瘤指标示:AFP、CEA、CA、CA(-)。

既往:、、年右颈部神经鞘膜瘤(低度恶性)术后3次。

PET/CT影像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PET/CT检查

影像诊断:1.结合病史,右颈部神经鞘瘤(低度恶性)术后改变,右侧颈部稍低密度及等密度结节,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肿瘤复发并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建议活检。2.双侧肺门及纵隔(4R区)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转移。3.双肺多发大小不等实性结节,部分代谢增高,考虑为转移。4.肝脏多发低密度结节及肿块,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转移。5.右侧第8前肋骨骨质破坏,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转移。

随访病理(右侧颈部结节):血管肉瘤

诊断要点及思路

概述及影像表现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软组织肉瘤,具有侵袭性,有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倾向,预后一般较差,总生存期6~16月。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多见于60岁以上,男女比例2∶1,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皮肤、软组织及其他脏器各占1/3,常见于头面部,其次为肝脏、胸腹壁、心肺及四肢等,不同部位的血管肉瘤异质性大。

临床表现与发生部位有关,可表现为肿物肿大、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由此引起的继发症状。血管肉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慢性淋巴水肿和放射治疗已被证实是血管肉瘤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家族综合征、暴露于环境化学毒素等。

血管肉瘤镜下特征为肿瘤由内皮细胞围成的相互吻合的血管腔,管腔大小不一,表面被覆着不典型内皮细胞,瘤细胞形态多不规则,核深染,分裂象多见,有明显的异型性。病理上肿瘤细胞呈条索样、上皮样、巢瘤样,多沿已存在的血管腔道、窦状或海绵状腔生长,易见出血或坏死,部分可见乳头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1、CD34对血管内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血管肉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多与发生部位密切相关,CT、MRI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血管肉瘤有一定的价值,常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或中心环形或不规则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有向心性或离心性渐进强化。PET/CT上无明显特异性表现。

鉴别诊断

该病需与恶性神经鞘瘤、神经节细胞瘤等相鉴别:恶性神经鞘瘤多发于30~50岁人群,临床表现多为疼痛和神经麻木,CT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的类圆形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肿瘤侵及椎管内外时,CT可清楚显示病变呈哑铃状;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瘤内囊变T1WI呈更低信号,T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明显强化,常通过血行转移至肺。

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性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肿瘤内出现脂肪密度是其特异性表现,内可见斑点状钙化。

参考文献:陈优,何来昌,谭永明,占雅如等.肝脾血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31(4):-.黄文鹏,韩懿静,朱丽娜,高剑波.原发性中纵隔血管肉瘤合并肝脏多发转移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19(6):-

作者简介

郭秀梅

核医学科执业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曾于广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熟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包括PET/CT,DR,CT,MRI。对疑难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思路。熟悉CT三维后处理,包括冠脉后处理,各种血管重建,骨重建等。

(文章来源于厦门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