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悦谈第一期优秀病例阿帕替尼联合卡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m.39.net/pf/a_4460086.html

点评专家

患者情况

62岁男性患者,既往高血压,口服硝苯地平及缬沙坦降压治疗,平时血压-/70-80mmHg。主诉“嗳气半年,进食梗阻感3月”,于-3-24首次就诊我院。

诊疗回顾

-3-18于外院行胃镜,结果示:贲门见一巨大不规则溃疡型肿块,向上累及食管下段(距门齿35cm),向下累及胃底、胃体上部及胃体小弯侧;

-3-20活检病理显示:(贲门)腺癌,免疫组化Her2(1+)。

-3-21腹部CT:

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胃底并多发淋巴结转移;左侧肾上腺转移。

胸部/盆腔扫描未见异常。

-3-27至-7-9行6周期SOX方案化疗。6周期治疗后,腹腔腹膜后部分淋巴结及肾上腺转移灶有增大,疗效评价为PD。

-7-31至-8-21进入二线治疗,行2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单药化疗。

-9-8复查CT,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及胃,较前(-07-28)变化不著;伴腹腔及腹膜后、膈脚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较前进展;双侧肾上腺转移,较前进展。疗效评价PD。

-9-11至今,行卡瑞利珠单抗(ivgtt,mg,d1,q2w)+甲磺酸阿帕替尼(po,mg,qd,q2w)治疗。

-11-3复查CT(4周期治疗后),显示:原发灶胃壁变薄,双侧肾上腺及腹膜后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PR;继续进行4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价PR。

-9-11至今,患者血压较前升高10-20mmHg,给予调整降压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复代文,倍他乐克缓释片1/4片,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年9月8日腹部CT结果

原发灶治疗前后对比

(-9-8、-11-3、-12-29)

腹膜后淋巴结治疗前后对比

(-9-8、-11-3、-12-29)

肾上腺治疗前后对比

(-9-8、-11-3、-12-29)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三线治疗

疗效评估

病例总结

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该病例疗效优异,最佳疗效可达PR,目前仍在持续获益中,PFS和OS数据有待进一步观察,并且患者整体耐受良好。总的来说,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良好,副作用较低且可控。

专家点评

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免疫药物,在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时,都常会遇到单药有效率偏低的问题。已有多项大样本研究证实,免疫药物联合抗血管药物可以取得1+1远大于2的效果。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联合用药模式在胃癌三线也显现了其不错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在胃癌治疗领域,抗血管生成药物跟免疫药物的组合,有望让胃癌领域进入“Chemo-free”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旨在分享医疗健康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专业诊疗指导,医院就诊。

本文版权归“瑞e声”所有,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其他任何个人、媒体或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章相关内容,须获得授权,且注明文章来源。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